郑州市“书香伴我成长”征文获奖
作者:超级管理员
发表于:2012-12-29
书香伴我成长
郑州七中 八年级(2)班 高祎帆 辅导老师 张玉明
踏着生命的轨迹,我一路成长着。看着鲜花盛开又凋零,芳草茂盛又枯萎,云朵卷缩又舒展。但那一卷卷书页却未曾合上,一路成长,书香溢满心。
我游走在一本本书的字里行里,嗅着沁人心脾的芳香。
清晨,露珠未干。我和沈石溪一起去深山老林中做动物的朋友。我看到一只为母亲报仇的直角羚羊战胜了狐狸;有一对鹩哥为了后代的成长与蛇雕一家假性共栖;我还发现一只母狼为圆丈夫的大王梦而牺牲自己。原始森林中,风呼啸着,雨抽打着。野兽们睁大了双眼,寻觅着;飞禽们振动着双翅,斗争着。动物们的你死我活,血雨腥风,折射着人世间的残暴无情,世态多变。
一场大雨,浇醒了头脑,抬头看去,雾气缭绕,朦胧间,我随手抓起另一部书。刚一翻开,就被二月河带到了紫禁城。这里,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皇帝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沧桑,他经历了战胜鳌拜的艰苦卓绝,从平定三蕃到收复台湾,他又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康熙用他的一生开创了康乾盛世,为百姓创下太平生活。
时光在我眼前匆匆流过,雨已经停下,天边的彩虹正耀眼,回到现代,又拿一本诗集。畅读间,我品味到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我仿佛看到他醉翁一般豪洒黑墨的情景;我感受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怀激烈,我似乎看到他的傲然,他的忠心,他的不屈!我体会到苏轼“惆怅东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清欢可喜,我好像看到了他在柳条中忘情自我的景象。
我想像太白那般挥洒豪迈,我更意想着能与东坡比肩,体会人间的清淡欢愉。
潇湘妃子说,挥洒豪迈很简单。我站一旁,听她如何向香菱讲解作诗的巧妙,听了她的解释,我渐渐明了。此时,我好似进入书卷的深层,浓烈的书香包围着我。
夜幕渐渐降临,在一棵菩提树下,我遇上了林清玄。从他那里,我学会了清欢。与他一起,开始了一段心灵长途。他向我讲做人要会低头看得破,看破人生短暂,人生渺小,他领我去大悲殿观看木鱼之眼,让我永远警醒,永远都要磨洗自己的心灵。一阵清风刮过,他说,我们要有一棵欢喜心,一颗美丽的心,如清风般匝地有声。
一路旅行,见到无数路人,有人素面,有人浓汝。林清玄说,有的人妆化地太浓,失去了本真。他说清淡才能欢愉,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是由内心的气质改变脸部的容貌。他还教我,对一切都抱着尊重与包容的情是天地间最美的勋章。他的文字让我懂得,何是清欢,怎样清欢。
旅行暂告一段落,我们在菩提树下告别,满卷书香让我忘记了旅行的劳累。
回家,我将长旅中攒下的书放在枕边,放在离我最近的地方,睡梦中也时时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它们的气息。轻轻合衣睡下,闻着书香进入梦乡,梦里,仍是书香伴我,我又开始了新旅程。
白 色 童 年
----《城南旧事》《童年》有感
郑州七中 七年级(2)班 吕苇青 指导教师:时勇
童年是什么?
有人说是一幅画,有人说是一个气球,有人说是一本珍贵的相册……见过有许许多多此类比喻。而在我心里童年,是一个白色的梦境。还飘着薄雾,一望无际的白色梦境。
看过《城南旧事》和《童年》,我突然觉得,人的童年摊开看,整体轮廓有何不同呢,都是充满回忆,都是人生的起步,都是给你未来埋下伏笔,只是每个人童年的色彩不同,结构不同。也就是这些细节,将你的人生饰演的淋漓尽致,英子和阿廖沙的童年一样的充满回忆传奇,一样引人深思。
在英子的童年里,充满着传奇,快乐的故事。从骆驼铃到惠安馆,从一起去看海到驴打滚儿,再到爸爸的花落了,一路上,有太多美好,传奇,值得留恋的回忆的东西了。看起来,那么快乐,觉得她是幸福的。
那是暖橙色的吧,让人温暖。我们享受这如太阳般的温暖,感觉而在草坪上晒了一个太阳觉。这是英子的童年。
阿廖沙的童年中,暴力,痛苦。虽也有希望但与英子的童年细节却相差甚远。虽也有美好回忆,却始终不在一个色调上。
沉思,感叹,那是深蓝色的。阿廖沙身边的人给他的暗色调的童年画上一笔笔墨料,有低沉的墨绿,有闪烁的蜜黄,有无尽的黑色,如夜空上有五颜六色的星星一般。汇聚起来总会闪现出光芒,可是,天空这块暗布那么大,没道理的延伸着,一束显眼的光芒也觉得渺小,一只小萤虫飞过会被淹没,我们也会沉浸这种光芒,忽略掉沉重而严肃的夜空。这就是阿廖沙的童年。童年就那样过去,他们同时回首,那么遥远,那么奇妙。
站在英子和阿廖沙的回忆线上,我的童年铺开后,也让我微微一笑。
我的童年,像一个白色的梦境,似美似幻。从幼儿园开始,我就一直受欺负。书写本被别人撕烂,午休睡觉时被别人揪头发之类的事天天发生,一直到现在,想起还很恨自己当时的懦弱。那是什么样的感受。不是阿廖沙的深蓝,也不是英子的暖橙。那是什么颜色呢?
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打架。为此,我常常哭到眼睛肿好几天。我特别害怕,他们都不服输,我怕她们都会受伤。
一次,爸爸喝酒了,在电话上和妈妈吵起来了。爸爸彻底愤怒了,坐着出租车从老家回来。老家并不远,一个小时车程左右。在这期间,我和表姐把妈妈劝出门,怕他们真的会打起来,爸爸又喝了酒,妈妈肯定吃亏。爸爸回来了。一进屋,爸爸瞪着眼,满脸通红,怒吼着喊我妈名字。我和表姐在一旁怯怯地说:“她出去了……”
不像阿廖沙的家庭,爸爸从不对我们发火,他坐在沙发上,一直沉默。像是在等妈妈回来。
不知过了多久,爸爸等不耐烦了,回卧室睡了。我和表姐才敢去找妈妈。在马路上,我不停的哭,我找不到妈妈,我怕。表姐不停安慰我。大概在在附近转了一个多小时,我终于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我的眼泪,一下子止不住了。后来,他们貌似没吵起来,可能爸爸酒醒了吧。
我一直以为这类不和谐,会给我白色童年蹭上污垢,但我显然错了,这反而是白色中最干净的,因为我们一家人到现在,更亲密,更不可分割。就像经过风雨,总有最干净的空气。
其实,英子那样快乐的记忆,我也有,很多很多。
上小学三年级时,我懂事了,也不会被欺负了。也有了很多闺房密友。
记得小学上英语补习班,电脑室里墙壁上粘有香盒,我清楚记得是柠檬味的,我很是喜欢。我和好友,很恶作剧的把香盒拔下来。跑到二楼,就是我们上课的那一层,躲进女厕所靠窗户的那个隔间。前不久我们发现这个隔间有一个天花板可以打开。于是我们就把香盒放在天花板上。隔一段时间,想起来就去看看。还在,我们便哈哈大笑。
越来越大,越来越懂事。之后也就好久都没再去过。
大概到五年级时,我们又突然想起那个香盒,就跑过去看,结果盒子还在,里面东西不知哪里去了。里面的东西,是一个软软的,滑滑的东西。像极果冻。她们就叫那个是果冻,到现在,我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姑且还叫果冻吧。
坚强、拼搏铸造成功
郑州七中 八年级(7)班:张倍源 辅导教师:魏丽丽
从小到大,记不清自己读了多少本书。从有图的书到有拼音的《安徒生童话》《上下五千年》,再到大部头的《草房子》《西游记》等,给我震憾最大的是高尔基笔下的两个人物:阿廖沙和保尔。
童年·艰辛
阿廖沙,一个不幸的孩子。那一天也许很平常,但却改变了他一生。阿廖沙不明白母亲为什么那样哭,家里为什么挤满了人。祖母说,他父亲去世了。就这样,小小的阿廖沙永远失去了父爱的温暖。更为可怕的是,他回到外祖父家后,以为新的生活开始了,可他不知道,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随着家业的衰落,阿廖沙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外祖父变得暴躁、贪婪、吝啬,还常常毒打外祖母和自己;舅父们也为家产打得不可开交。以前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想离开这里,找一个清静的去处,于是他来到了学堂。但这里的人也同样蛮不讲理,阿廖沙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唾弃……后来他和外祖母还是被赶了出来,开始了颠簸流离、动荡不安的日子。
保尔,一个同样不幸的孩子。他早年丧父,母亲又做了女佣,家庭地位十分低下。他同样被人轻视,从学校中被赶了出来。于是才十几岁的保尔开始了艰辛的打工生涯。命运就是这样的不公,没干多久,保尔就因失职被工人们毒打了一顿。这一切苦难,在他心中都留下了深深地烙印,但他并没有对生活放弃希望。
两个不幸的孩子,遭遇到了同样不公的命运。但是他们却同样练就了如同钢铁一般坚强的意志,使他们度过了饱受底层社会屈辱和痛苦的经历;坚强使他们练就了社会生存的本领,从此,他们的心底充满了对旧世界的愤恨,也难以压抑地逬发了,对生活、对人生、对光明的强烈渴望与追求!
坚强·拼搏
阿廖沙生活在暗无天日的世界里,幼小的心灵早早体会到了这个世界的丑恶和不公。面对黑暗,他没有退缩,在外祖母的关心、疼爱下,在遇到的许许多多正直、善良人的帮助下,怀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我到了人间”。《童年》是高尔基幼年时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的优秀作品之一。在以后的人生岁月中,他酷爱文学,喜欢读书,奔波俄国各地,深切了解俄国沙皇制度下人民的痛苦,不辞辛劳,坚忍不拔,顽强拼搏,谱写了一部又一部世界文学巨著,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文坛巨匠。
而保尔呢,他也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他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俄国十月革命中,积极向上的保尔投入到了革命队伍中。战斗中他曾多次受伤,毅然坚持战斗,直到昏倒;保尔,工作拼命,勇于献身;酷爱学习,如饥似渴;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不畏艰难,挑战病魔;永不言败,顽强生活。保尔,就是那个时代杰出的革命青年代表,他的人生格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的时候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将永远鼓舞和激励着人们。
人生·选择
面对困难、挫折、逆境,是畏惧、退缩、投降?还是要坚强而勇敢的面对,奋起拼搏,勇往直前,战胜困难,成为胜利者------阿廖沙和保尔已经做出了最好的人生回答。他们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最终打败了命运之神;他们通过艰辛努力,顽强拼搏,最终从水深火热中挣脱了出来,站在了人生之巅。
坚强决定成败。困难当头,不能退缩,唯一的选择就是勇敢而坚强的面对,坚定而果敢地拼搏,用努力换取成功;坚强了,生活是美好的;坚强了,生命是精彩的。
拼搏赢得成功。拼搏就是一种刚烈而不过火的激昂,一种超越而不违背实际的奋进,一种青春永驻的自信,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活力。拼搏铸就辉煌。
读罢巨著,掩卷长思。我们成长于当代的中学生,难道不是更需要这种坚强的性格,敢于拼搏的精神吗!我们肩负着祖国未来的重任,我们将引领时代的潮流,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崎岖坎坷,又怎能轻言放弃呢,我们需要坚强,我们更需要拼搏!
人生短暂,韶华易逝。趁我们还年少,坚强而勇敢的拼搏吧。我会时刻记着让书陪伴我,让我的精神、灵魂更安实。让我们记住高士其的一句名言吧:“书籍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
读书·品书
郑州七中 八年级六班 周煦妍 辅导教师:彭淑娟
我仍然记得,在那个豪气漫天的世界,那些英雄们,那些事件。
——题记
家里的书很多,不仅连书柜里都装满了,床上,桌上也堆得都是书。其中较喜欢的当属四大名著了。
我的性子,应是不喜欢像《红楼梦》那般奢华,或是软弱的吧。所以,对于红楼梦来说,我只翻了翻,就再没有看了,也算是对不起雪芹先生了吧。《西游记》的话,又似乎缺少了什么,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楚。反正,也终是冷落了承恩先生。
至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确是一种深沉的爱。从一开始对他们能够为了自由,而奋起斗争的羡慕,又到对他们遇到的经历担心。有谁知道,我从刚开始的能看下去到现在的最爱,真是经历了很多。这样也能说明了他们独有的魅力吧。
还记得刘欢的“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说走咱就走哇……”吗。记得我当初刚听到这首歌时,不知怎么的,就瞬间迸发出的热血,激情。
《水浒传》刚开头的那篇楔子,的确为下文作出了铺垫,埋了伏笔。可我却并不只这么认为。我只能想象得出:不管是阳光直射出温暖的光,还是月光洒下的几丝清冷,他们,他们都感觉不到。他们只被封在了那狭小的空间内,无法动弹。或许已经沉睡,什么都没有了。我不知道他们,这些所谓的天煞,地煞,做的哪里不对,惹到那位尊贵无比的玉皇大帝。或者,根本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份是天煞,地煞的原因吧。相比而言,那高衙内,也只是因为有着强硬的后台,才可以那么的骄横跋扈,逍遥法外吧,再看看我们当今的社会,比较一下。我们是不是也很需要深思了呐。
相比较而言,《三国演义》的开篇,就略显轻松了。因为,至少,他们有自由,有友谊,由最初的那种单纯的没有一丝利益污染的友谊。桃园三结义,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梦想,梦想也有两个那样的朋友,能和我交谈取乐,能有人和我一起发誓,今后可以……大家总是说,人类,越往前越落后,越往后越进步。可是,照我来说,古代的友谊比现在的纯洁许多了,长久许多了。看人家关羽,刘备,张飞,的友谊延续了多久。很久吧,甚至到最后,张飞也是因为替关羽报仇,才离世的,倒也是很让人唏嘘。
还记的,那倾国倾城的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吗?貂蝉的美,在于柔,在于轻,也在于她成功的离间了吕布,董卓之间的君臣关系,使他们不在团结,离散了。她虽是弱女子,却做出了如此伟大的事迹。
是夜,月光洒进那庭院,貂蝉翩翩起舞,那舞蹈美极了,仿佛是九天玄女在瑶池前,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都被深深吸引了。本还在甛甛的蝉儿也不再叫嚷,而是静静的去倾听,久久的凝视。
《水浒传》中的女性永远不会像《三国演义》中的女性一般。水浒传中的女子如同男儿一般,坚毅坚强强劲,有时还有一些,强悍。其中两名,最为突出。分别是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孙二娘。
扈三娘美丽,英勇,高大,曾经生擒梁山三名将领,而林冲大教头也只做到生擒一名。只可惜竟配给好色之徒,武功也很稀松的王矮虎王英。她的丈夫和她对比起来,真是天大的反差。母夜叉孙二娘,开了家黑店,做人肉馅儿的包子,在江湖上熟识黑道,让武松装做苦头陀的主意,是她想出的,虽不美丽,却机智过人,一切的一切,完全不亚于丈夫张清。
对我来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罗贯中先生和施耐庵先生共同点,我想就是所谓的男尊女卑吧。也因为这都是男子在封建男权主义社会发表的观点。他们仍是男子为上。
自古以来,男人就把所有的责任推给女人,商是因为妲己而亡的,周是因为褒姒而亡的,唐朝是因为杨贵妃,清朝八国联军是慈禧太后引来的。说这种话的人要不然就是爱推脱责任的人,要不然就是没有能力当帝王的人说的。
而《水浒传》的女子,就算是再刚毅,也不想有像“母夜叉”这样的绰号吧。也不会有想像扈三娘一样死的最为奇怪吧!
《三国演义》中的貂蝉,虽然成功离间了董卓,吕布,却也得到了红颜祸水的称号。那之后,任我再三翻阅书页,也再找不着貂蝉的影子了。
男权在那个社会就是唯一,就算武则天翻云覆雨几十年的女权社会。也不过是几十年,漫漫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这五十年的转变,根本算不得什么。历史的主流还是男权,女人,在哪个社会,还是最低下的,最卑微的生物。
好了不说了,其实呢,我一直羡慕的,是那个自由,合作,共享的社会。我也很期待,我们的社会也能这样,能够和平共处,合作互助,实现大同。而不是那种踩着别人往上上。
看看他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在那个宋末的年代,在那个战火纷飞的三国鼎立时期,在那个浑浊肮脏的世界,在那个尔虞我诈的世界,还能有这么一群人,这么的真挚,纯正,还能有那么一群人,这么的友爱,这么的真诚。不要和我说孙二娘杀人做人肉包子多么恐怖,也不要和我说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有多么的残酷。每个世界中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在那种环境下,他,她只能那么做。况且对比外边那种吃人都不吐骨头的社会,这样的他们,怕是好多了吧。
那些英雄,那些事件,我永远都会铭记,不会再忘记,忘记。
每本书都涵盖了许多许多。每一部书都是作者的心血,都饱含着作者的感情。让我们如品茗一般,慢慢的,慢慢的……读书,感书,知心,知志吧。
书香中的生活
郑州七中 七年级八班 李林染 辅导老师 龚小梅
读书是一种享受,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长夜洗去了白日的喧嚣和浮躁,悄悄地走在字里行间,淡淡的书香,让心境得以安详。
书,神奇的书,让人着迷的书.那朴素的书签中,不时流露出点点书香,那是记忆之中的文采在飞扬。
童年因书香而快乐,童年因书香而精彩。
小时候,我很喜欢书,虽然看不懂,但我喜欢听。每到晚上,我都会让妈妈给我讲故事.讲女娲补天,讲后羿射日,讲精卫填海…… 每一个故事都那么有趣,每一个故事都那么神奇,每一个故事都蕴含哲理……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这就是文字的魅力——简单的文字,是文章的骨干;挥洒的墨汁,是文章的血肉……
我很喜欢书,不只是它的清香,还有它的道理。当我灰心丧气时,书教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当我与朋友惜别时,书教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当我失败时,书教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个梦,在书中与李清照谈词,与海明威一起出海,也许还会与孙悟空一起西天取经……
也许你会与一本好书相遇,看见了一瞬间时间的永恒.《飞鸟集》短小的诗句充斥在淡淡的方言之中.经历了一段又一段纷乱的光阴,华为睿智而又深沉的黑色,流传至今。
当我有一天终于明白其中书的道理时,我感到我长大了。
啊,我是在书中长大的!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先人的一句警言,确实如此,书的包罗万象,让人折服,小孩子读书,中年人品书,老年人思书。好的书往往能使人沉醉于情节的魅力之中。
小时候,我总爱看童话,它像书苑里的一朵奇葩,让身处逆境的我醒悟,奋进;它宛若那美丽的贝壳,让闲暇之余的我陶醉于它的光泽美丽之中;它也似那淡蓝的风铃,让那时懵懂天真的我伫首聆听她低吟浅唱。
我闭上眼睛,灵魂渐渐看见世界的真实,及那真实之上的希望。童话与现实的碰撞,让我站在了生活的顶端。混杂在我喜悦的心情里的是淡淡的墨香;还有一种感觉,就好像是—真正的长大。
书是一首歌,歌到情处泪双流;
书如一樽酒,酒将醉时笑语稠;
书像一杯茶,茶香袅袅情悠悠;
夏日的午后,坐在书房内,一杯清茶,等待一米阳光从窗外射进,屋中溢满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