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返回七中首页·
首页 > 高中部 > 教学科研 > 教学、科研动态 > 班级建设之小组文化建设

班级建设之小组文化建设

作者:超级管理员 发表于:2013-02-27

“同质异组  异质同组”小组建设

一、分组原则: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双向选择

1、同组异质: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活动进度相对统一。考虑因素包括:成绩优劣、能力强弱、性格差异、走读与否、性别及班级干部分配等。

2、异组同质:保持组际之间的均衡性,有利于组际间的交流和竞争,有利于对各组学习活动的评价。

3. 双向选择:科任教师商议确定组长后,小组长选择组员,组员也有权力选择组长.这样保证每组四人在合作中的和谐性,形成战斗力。

二、分组方法:

1、合理安排小组人数

学习小组人数一般为4-6人为基本互助单位(互补、互助)。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的问题由组长布置分工、安排学习,小的问题2人组交流,难的问题全组解决,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的参与机会,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

2、精心搭配小组成员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意愿只能作为参考。合作小组的人员搭配一定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双向选择”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由于每个小组成员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充分体现了“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了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同组同质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班级混乱,小组合作学习成为空谈。

3、适时进行组间调整

小组合作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有利于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优势互补。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如不很平衡,甚至出现教大差异时,教师应根据测试成绩,学生个别差异,以及教师平时观察,了解到的各小组的合作状况,进行及时的人员调整,使之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

4、明确组内成员分工

在构建好学习小组后,教师还要帮助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明确任务职责,学习时才不会盲从。一般情况下,在每个合作小组内要设一名常务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活动的组织、分工、监督等,让小组学习有序开展。本组每个成员都要有分工,如根据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每个学生都负责12门学科,可以指导本组学生的学习,也可以对本学科所学知识进行“过关”检查;也可以把桌椅摆放、桌面整理、卫生保持、公物保管、习惯养成等分别由小组成员负责;还可以施行值日组长轮换制,每位同学都有参与本组管理的机会。各种角色分工并不是长期固定的,组内成员要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在分组方面我们班使用的是,统一的六人制一组。其中,学习好的同学担任组长和副组长职务。其他同学按照学习成绩分工不同:有记录员、审查员、作业小组长、卫生组长。每组六人,各司其职。每一个小组的成绩基本持平,都有学习较好的学生,也有较差的学生。

 

“高效课堂”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分组学习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进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分组合作学习”这种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能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最高水平;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进人际关系。关键是要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对学生一生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分组原则:同组异质、异组同质

1、同组异质: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活动进度相对统一。考虑因素包括:成绩优劣、能力强弱、性格差异、走读与否、性别及班级干部分配等。

2、异组同质:保持组际之间的均衡性,有利于组际间的交流和竞争,有利于对各组学习活动的评价。

二、分组方法:

1、合理安排小组人数

学习小组人数一般为偶数,根据我校实际,以前后两桌46人为基本互助单位(互补、互助)。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的问题由组长布置分工、安排学习,小的问题同桌2人组交流,难的问题全组解决,组内每个学生都有展示、交流的参与机会,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

2、精心搭配小组成员

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意愿只能作为参考。合作小组的人员搭配一定要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由于每个小组成员都是异质的,所以就连带产生了全班各小组间的同质性,这就充分体现了“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了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同组同质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班级混乱,小组合作学习成为空谈。

3、适时进行组间调整

小组合作的成员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有利于学生间的互相了解、优势互补。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各小组的发展如不很平衡,甚至出现教大差异时,就要根据测试成绩,学生个别差异,以及平时观察,了解到的各小组的合作状况,进行及时的人员调整,使之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合作能力。

4、明确组内成员分工

在构建好学习小组后,还要帮助各小组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明确任务职责,学习时才不会盲从。一般情况下,在每个合作小组内要设一名常务组长,负责本组学习活动的组织、分工、监督等,让小组学习有序开展。本组每个成员都要有分工,如根据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每个学生都负责12门学科,可以指导本组学生的学习,也可以对本学科所学知识进行“过关”检查;也可以把桌椅摆放、桌面整理、卫生保持、公物保管、习惯养成等分别由小组成员负责;还可以施行值日组长轮换制,每位同学都有参与本组管理的机会。各种角色分工并不是长期固定的,组内成员要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实现小组角色的互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三、小组合作管理

合作学习小组形成后,管理还应跟上,否则就会出现自由散漫、低效混乱的局面,如何发挥小组学习的积极作用呢?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全体任课教师应形成合力,变纪律约束的课堂组织形式为自我展示、积极竞争的课堂组织形式,通过四层反馈的评价方式进行学生的自我管理。

第一层——小组长管理。常务小组长对全组进行全面管理,从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到思想教育,小组长都要对全组负责。小组长(值日组长)应对全组同学的一天表现进行定性或定量记录,如课堂表现,发言、展示次数等,并在晚自习汇总后对全组进行反馈(也可随堂反馈),及时鼓励督促帮助后进生,使之积极参与到小组学习及展示中来,小组长在放学前把签名的记录表交至值日班长处。

第二层——值日班长管理。值日班长由各组常务小组长担任,每天管理班级日常事务,对各组进行检查管理、考核评价,根据各小组长反馈上来的记录表第二天早读课前五分钟,将小组积分公布在教室评价栏内,并评出一个优秀小组。(如:公开发言或展示一人次1分,违纪或没按要求完成任务扣除相应分数,班级可以自定)

第三层——常务班长管理。常务班长对全班进行整体管理,履行副班主任的职责。每周对各组学习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书面材料,上交到班主任处,并在每周班会课上公布一周小组总积分,并组织小组长探讨班级内存在问题,给班主任提供班级管理的积极建议。对班级内各组出现的矛盾或问题进行处理。

第四层——班主任及课任教师管理。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管理热情直接影响着班集体的发展。好的班主任应该是关心学生的家长,支持学生的朋友,而不是冷漠的看客或凶神恶煞的阶级敌人。因此,班主任应善于调动班干部的管理积极性,支持班委的工作,公平公正的评价各组的学习展示活动,对月优秀小组进行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班主任还应协调好课任教师,经常到班级听课,对存在问题提出宝贵建议,对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联合教师进行整改。课任教师也应支持配合班主任的管理评价工作,课堂教学过程中或结束时可以让学生组内自评、组际互评,教师也可综合评价。

四、小组合作评价

评价的目的不仅是对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参与协作学习的过程。为此,在评价内容上,既注重学习目标的检测,又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性、创造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评价。评价结果只让学生进行自我纵向比较,不进行同学间的横向比较。要在课堂教学中推动学生的“三动”,在教学精心设计导学案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实施学生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过程。这个小组和传统的小组有较大区别,高效课堂的小组其实很像是“小班化”,教师“利用”学生,恰恰是首先利用好小组长,小组长等同于一个小老师,是所在小组的学习领袖。小组划分时的标准是“异智分组”、“同智结对”,即小组内部按照个体学力划分为AABBCC等不同层次(异智分组),同时每组内有不同的学习对子,对子的学习能力是相同智力水平,即“同智结对”。当然这个划分是“动态”变化的,它随着学生学习力的变化而变化。严格说来,一个小组4——6人,小组和小组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关系,每个组按照自己的要求和进度,各自为战,但又充满了竞争、对抗和质疑。每一个学习小组就好像是一个微型班级,小组合作将“大班级”变成了“小班级”,组与组形成竞争,组内学生形成竞争与帮扶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效率最大化。

五、评价的方式有: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

1、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各个小组作业完成、课堂纪律、分组研讨、展示交流、评价质疑等情况给每个小组量化打分,每天评出三个“优胜小组”,每周评出三个“红星小组”,每月评出三个“红旗小组”,每期评出三个“全能小组”,并模仿“星光大道”的做法,授予“日冠军”“周冠军”“月冠军”“期冠军”等称号。并给予适当奖励。奖励也是多样的:发奖品、发喜报、把照片贴在教室、把照片在班级电脑桌面上展示,或者,也可以老师奖励,家长掏钱——可以是一顿肯德基,可以是一本书,也可以是……(视情况而定)。

★具体操作如:

小组长检查“前置作业”完成情况,小组成员全部高质量完成,举手!老师抽查!情况属实。

 10

1)小组内有同学没有完成前置性作业。

2)小组长检查“前置作业”完成情况,小组长举手!老师抽查!情况不属实。

 10

小组成员全部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没有思想开小差,左顾右盼的。

 10

 小组成员里有不认真听讲,不积极参与讨论,思想开小差,左顾右盼的。

 10

 展示交流时,小组成员全部举手,积极参与,且展示精彩。

 10

  在其他小组展示时,能积极参与交流、补充、质疑,且发言精彩。

 10

  在小组“挑战赛中”获胜的小组。(或是朗诵、或是听写、或是速算、或是操作)

 10

  当天反馈的作业,小组成员全部做对且书写端正

 10

 小组成员有没能按时上交作业的

 10

 单元检测、期中、期末考试总分最高的前三个小组和进步最大的一个小组。

 10

 单元检测、期中、期末考试退步最大的一个小组

 10

 2、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一般由小组长负责。根据每位组员在小组内的表现,评出小组内的“每日之星”“每周之星”“每月之星”“每期之星”,高年级的同学,可以让小组长以小组的口吻向家长发布评价结果,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获得小组内“学期之星”的,期末,由老师给予统一奖励。

3、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一般每周一次,先分组谈,由小组长组织。谈自己一周来的表现,自己感到最满意的地方是什么?还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下周该从哪里努力?然老师再有针对性的请个别同学谈,针对每个学生不同情况提出具体而又明确的要求,当堂和部分“潜能生”签下“美丽的约定”。在下周的“自我评价” 时,主要针对“美丽的约定”上的内容来谈,只要学生有一定进步,老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个体的成长,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增强了合作意识,真正做到和小组成员“同舟共济”。

 

高效课堂模式下的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组织结构图:

  班主任 →科老师

  

  班长 团支书

  

  纪检体育清洁、学习委员行政大组长 组织、 宣传委员

  

  课代表→各组小课代表 ←组员

  

    语文 数学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第一组 季璇付国辉 张子希 李钏 杨冬梅 陈铭 葛丽菲 李俊健 卢志强

  第二组 徐志强陈伟维 王明亮 陈肖雅 刘月月 靳郴 姚国宇 黄勇 鲁前

  第三组 朱格李定翔 袁玉蓉 文宇豪 郑春晓 徐慧琳 曾英杰 刘晨 庄文

  第四组 许倩饶启元 赵阳 李瑞 刘士超 郑楠 刘炜 王睿 覃爽

  第五组 王炎袁梦 胡冬粤 龚海蓉 王怡乐 宋杰 吴迪 史文静 李晗

  第六组 赵赫常雅文 石梦瑶 林函 谢圆庆 王昌睿 陈贝贝 徐新月 刘倩

  第七组 林杨赵涵 屈金山 梁琦 王晓宇 朱晶晶 李双阳 阳凯文 王籍

  第八组 崔金晶郑三妮 熊宏蕾 曹力文 李山 刘群松 曹小双 朱文强 黄小默

  班级小组建设

   组建原则  

  1 、“ 同组异质,异组同质 ” 原则 。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之间的竞争。  

  2 、“ 指定组长,双向选择 ” 原则 。在教师指定好各组的组长之后,让组长和组员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缩短学习小组内学生间的 “ 磨合期 ” ,便于小组管理,同时,融洽的情感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效能,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学习小组组建方法  

  ⑴ 学习小组类别:每个班级行政小组和学科小组两种形式并存。行政小组既是学校、班级日常管理评价的团队,也是学习管理评价的团队,有班主任负责;学科小组主要是以学科学习为主的学习管理评价团队,有任课教师负责。  

  ⑵ 学习小组人数:学习小组的设置人数以 6 -8人为宜。人少不利于很好地开展讨论和交流,不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人多难保证有充足的时间人人参与,会使有些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懒于思考,人多不利于交流和个人展示,影响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⑶ 学习小组附件:  

   A 、创设组名: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创设自己学习小组富有个性、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组名,使本学习小组相互鼓励、奋发向上、团结协作。

  B 、形成组训: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形成自己的组训,以便激发学习小组的进取心、凝聚力。  

  C 、制作组标:制作学习小组标志牌,放置本组桌面,时刻警醒、激励团队永远向前。  

   D 、确定目标:小组讨论制定本学习小组阶段目标和长期奋斗目标。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示、学业成绩等方面达到什么目标,在班级的所有团队中要达到什么样水平,要求目标清晰,人人明确。  

  E、制定组规:在组长的带领下就学习纪律卫生等各方面制定组规,组规就是组内宪法,全体成员民主通过签字画押。

  ⑷ 学习小组分配:   每个学习小组 6 -8人中,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分为 A B C 三类。 A B C 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 A A B B C C 的分类合作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 A B B C 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 “ 最近发展区 ” 的学习目标。这样分组,提供了 A A B B C C 的交流合作条件,又有利于 A B B C ,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 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 ” 是我们的学校理念之一。   

  学习小组培训  

  1. 培养师生树立团队意识    教师和学生首先要理解学习小组组建的意义,明确学习小组组建的方式,了解学习小组学习过程的操作,掌握学习小组评价的方法。只有清晰学习小组的作用,才能使学习小组发挥出无限的潜力,在学习和活动中,使 “ 自主团队 ” 的文化特质得以充分展现。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习惯    新课程讲求个性发展,但并不意味着个别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讲求合作精神,要求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探讨和交流,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精神至关重要,教师必须注意这一点,创设条件鼓励每一个学生发表自已的观点,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3.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习惯  

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生学习习惯新的内涵。让学生学会倾听是培养一切良好习惯的基础,无论是好的学习习惯或是行为习惯,都源于最初的倾听。  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只有学会尊重他人,重视采纳他人意见,才能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4. 培养学生质疑对抗习惯   

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敢于提出质疑是良好的合作品质,这两方面都有利于学习小组成员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5. 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合作学习尽管是在人数不多的小范围内,但也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按照课堂规范的要求,遵守课堂秩序,使课堂讨论、展示、对抗质疑有序进行。  

  学习小组管理  

  1 、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 : 不应该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  不应该偏重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不应该仅偏重于对学习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   

  2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价,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样就能公正、全面的评价,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习小组评价   

   1. 日常行为评价  

“ 严格规范管理 + 课堂教学改革 = 谁都能成功 ” 是学校三位一体治校方略。严格规范管理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是学生成功的基础。   学校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学校制定出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检查量化,量化结果具体到学生个体并反馈到班级,学生个体考核作为学生发展报告填写的依据之一;班级利用各项量化结果考核行政小组,作为评选优秀团队的依据。  

2. 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和仔细观察,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对学习小组的评价,要关注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要关注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学习的探究过程,关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情况。针对学校 “三段自主教学” 模式,对学习小组的评价采取以下方法:  

  ⑴ 课堂即时性、激励性评价   每节课教师对每个学习小组进行评价,从学案预习、黑板板书、展示质量(课堂讲解)、对抗质疑等方面及时给予过程性评价。  

  ⑵ 评价小组与评价个人相结合   教师评价到学习小组,由组长和教师共同评价小组成员。  

⑶ 量化赋分   

第一种:标准分数 ① 学案完成:根据完成情况及质量分为 2 1 0 分 ② 课前板书:根据板书质量及完成情况分为 2 1 0 分 ③ 讲解展示:根据讲解内容难易及精彩程度分为 2 1 0 分 ④ 对抗质疑:产生对抗质疑一次 2 分。   

第二种:分类分数   

为了使全体学生都尽可能多的合作交流,达到人人参与学习的目的,不同类别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分别赋给不同的分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A 类学生展示、质疑按照标准分数赋分, B 类学生展示、质疑的加倍赋分, C 类学生展示、质疑的三倍赋分。   

第三种:鼓励分数  

在板书、展示、质疑等环节表示特别优秀,或者产生意外良好效果得到老师和同学一直认可的,一次加 10 分。   

⑷ 记录方法   

每天安排一个行政小组负责执勤,记录全班各个学习小组一天的情况;而每节课由行政小组长安排本学习小组内的两名学生分别记录,轮流进行,这样避免负担过重的问题出现。记录内容为各个学习小组课堂学习情况的量化,如板书、展示、对抗质疑等环节进行量化赋分。小组长汇总各学习小组进行统计。安排一个学科学习小组负责执勤,记录全班各个学习小组本学科一周的情况;具体安排同行政小组。  

⑸ 统计方法   

行政小组和学科小组分别统计汇总。每天下午第八节课由行政学习小组组长进行汇总统计,将一天来全班每个学习小组团队及个人量化情况记录结果报送班主任;每周学科小组有课代表汇总统计,结果报送任课教师。  

⑹ 结果利用   

每月统计汇总,因分数既统计到个人,又加到团队,由此可以评选班级个人 “ 预习之星 ” 、 “ 展示明星 ” 、 “ 质疑明星 ” ,在学习小组中评选 “ 优秀团队 ” 等。    这种学习小组评价方式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能防止只有部分优秀学生频繁展示现象的出现。  

3. 综合评价   

期中、期末每次模块考试后,每个学习小组根据及格率情况,结合每月统计结果,对学生个体、行政小组和学科小组进行激励评价。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所谓“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由于每个小组都是异质的,这样就使得全班各小组之间产生了同质性,老师在实践中尽量能够优中差组合(1A2B1C),或(1A3B2C),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确保全班各小组展开公平的竞争。

2.根据学生意愿,教师宏观调控。

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小组不是纯粹的交友小组或娱乐小组,而是一个协同共事的团队。要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是要关心那些交往能力弱、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愿意接近他们,争取共同进步。要告诫组内每一个同学都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

3.确保小组的人数科学性。

小组合作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过少会使得小组的个数增加,给学习过程的组织和小组竞赛的成绩统计带来麻烦,教师也难以调控。人数过多,一方面会使个体的作用难以发挥,另一方面座位的编排也成为问题。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室留给我们重新编排的空间已经很少,试图采用圆桌型和马蹄形都不现实,所以将学生的座位按异质小组适当调动后,然后按座位就近组合,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便,且相对固定。

刍议“组内异质,组际同质”

为了有效地经验高效课堂,每个班级必须建立起学习小组。只有建立起有效的学习小组,才能确保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按部就班地进入合作学习的环节。那么,怎样建立学习小组呢?

笔者认为,学习小组的建立应该做到“组内异质,组际同质”。

所谓“组内异质”,就是说同一个组内的同学是由不同情形的学生组成。他们不仅性格迥异,而且各自的知识基础也是不一样的,组内各个成员有着各自不同的特长或者存在着不同的缺点、弱点。

所谓“组际同质”,指的是各组之间人数大致相等,各组之间的总体学习力不相上下,这样才有利于各个学习小组之间在课堂上保持激烈竞争的状态。

这样搭配的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发掘自己最大的学习潜能,进而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

为了经营好高效课堂,笔者曾经作过多种尝试。综合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做法。

第一、注意各组优生的适当搭配。一般而言,优生在课堂上不仅认真钻研,而且思维敏捷。有些知识点,只要教师一点即通,甚至是不点也通,并且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的学生如果是放到一个学习小组的话,那么,别的学习小组就无法与之匹敌。所以在高效课堂上,教师必须把这些基础知识牢固,聪明伶俐的学生调配安排到各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在各个不同的学习小组中发挥自己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第二、注意把能言善辩的学生搭配好。有的同学发言大胆、积极、不怯场,善于思辩和表述;而有的同学生性胆小,即使对某一个问题早就有了深思熟虑,且答案正确也羞于表达。所以把那些能说会道的学生合理搭配到各个学习小组是完全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在高效课堂中,为组际间产生质疑、补充甚至是对抗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条件和保障。

第三、注意各学习小组中书写工整、规范的同学的调配。因为在高效课堂上,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后,经过互动合作、充分交流,就应该有一个合作学习的结果呈现,这就得板书。试想,如果你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板书的任务或者字迹不清、潦草,别人无法识认,那将会严重影响该组的展示结果成绩的评价的。

第四、注意各组有才艺的同学的调配。有的同学喜欢版面设计,有的同学喜欢表演,有的同学喜欢唱歌,有的同学喜欢画画,有的同学喜欢手工…… 而在我们的高效课堂中,这些具有不同才能的学生的特长均可以在必要时尽显所能。不仅可以让部分特长生得到培养,而且还可以拓展课堂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内涵。

第五、 注意各组不同性格的同学的搭配。大家知道,有的同学喜欢张扬,而有的同学则喜欢深沉;有的同学老师一旦表扬就沾沾自喜,而有的同学面对表扬则显得很谦逊;有的同学老师一旦批评就暴跳如雷,而有的同学面对老师批评则显得很冷静;有的同学老师一旦激励就精神抖擞,越发干劲倍增,而有的同学则需要老师的再三激将才有行动……所以,如果把同一性格特点的学生放在一起往往会令课堂不尽人意。

第六、选好各个学习小组组长是关键。以上各种不同的同学组合在一起,怎么发挥他们的优势,克服它们的不利因素,这个任务就完全落到了学习组长的身上了。通常情况下,学习小组组长应该根据本组成员的具体情况来分配他们的展示任务。思维敏捷的,讨论问题时,就让他担任中心发言人;思考深沉的,就让他作问题的质疑、补充者;擅长书写的,就让他板书知识点;有才艺的,就让他发挥自己的长处,采用不同形式进行展示……总之,学习组长应该让本组成员“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班级学习小组建设的做法

班级学习小组建设的做法

为有效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全员参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倾力打造高效课堂的背景下,确保学习小组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使之发挥高的效能,现就本班级的实际情况,谈一下自己在班级小组建设方面的做法。。

一、学习小组建设

划分小组的原则: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即每个学习互助小组都必须由好、中、弱三类学生组成,组长必须是成绩、能力最强的。根据班级的实际人数组建学习小组,每小组人数以6人。明确一名组长,组内可按学科特长分别设立各学科负责人,组内成员明确分工。班主任负责学习小组的划分,并将学习小组的名单印发给任课教师。班级学习小组的学习事务由学习委员负责,各学科教师与学习小组间的沟通可通过科代表来完成。班主任在安排座位时,一定要将后面黑板的位置空出来以便学生上黑板展示。为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由学生制定组内常规要求和纪律要求(组内公约),各班还可以将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与优良学习小组创争评比、三好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的评选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进行量化打分,制定有关课堂考核评比和记载的办法,并将结果载入学生的“成长记录”。所有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打分,并让学习委员或课代表及时记载,以便于班主任进行考核。

1.小组建设

   ①组名口号

规定每个大组要有自己的组名,可用组长姓名命名,以凸现小组长的责任感,或以其他形式命名。把教室内的前后黑板分成块,作为各小组展示的主要阵地。

   ②小组宣言

   要求小组出一份小组宣言,宣言中包含着组名、组员、对手等几个方面。

③小组合作学习八项规范,用胶带纸粘贴在课桌上。

   努力进取、敢为人先;高效自学、积极发言;

   合作探究、质疑问难;团结互助、共同发展。

④小组合作学习八种习惯,用胶带纸粘贴在课桌上。

尊重他人,学会倾听;欣赏赞美,取长补短;规范行为,遵章规范;       

履行职责,勤于进取;感恩知情,善待他人; 诚实守信,知行合一;

细致缜密,做事有序;合作竞争,奋勇当先。

2、组员分工

组内根据需要,一般设立组长、学科负责人,实行分工管理。开始的时候小组长一般要选择有较强组织能力,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一段时间后则应轮流担任。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同时,注意职责轮换:各种职务可以轮换。职责轮换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提高合作兴趣,用责任感促进全体学生的成长。

二、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后,可能会出现以下四下方面的问题:

①学生合作不主动

②合作交流不深入

③合作参与不均衡

④成员分工不到位

2、解决措施:

①组员合理分工

要求每个学习小组内的组员都要有明确的分工,做到每人一岗,每月一轮换。具体职责是:小组长负责进行学习分工;检查督促小组学习;维持小组纪律;组织讨论、交流收发;作业及其他组内活动。

学科负责人协助组长工作,重点处理相对应学科教学中与教师的沟通工作。

②让小组讨论有序进行

在进行小组内讨论时,要求学生严格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每小组先指定一位学生做中心发言人。

第二步:小组内轮流发言,其他同学认真听,中间不能打断别人,并准备补充或质疑。

第三步:自由发言,小组长总结归纳,组员做好记录。

三、学习小组评价策略

班主任要将按小组编制记分册发给班级学习委员和纪律委员,由班级学习委员负责记录每组每节课的得分情况,班级纪律委员记载各组的扣分情况。一周一汇总,先统计个人成绩,个人成绩汇总后形成小组成绩,每周日进行总结,对前若干名学习小组进行表彰;每半学期评出的优良学习小组45个,并给予适当奖励。

四、班级管理具体措施

①班级布置:班级标语(推荐)

举手积极、声音洪亮;讨论热烈,辩论激烈;争问抢答,欢呼跳跃;多种角度,创新实践;笑逐颜开,热闹非凡。

    ②要求学生准备好文件夹、双色笔和纠错本。

班级学习小组量化考核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形成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组风,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风,敢于展示,乐于表现的班风,特制定本方案。

二、机构建设

    每组设组长、学科负责人若干人,分设卫生委员、学习委员、纪律委员、活动委员,保证人人有责任,人人要参与。(附分工表)

其中组长负责全组的整体质态正常运行;学科负责人协助组长做好相关工作及相对应学科教学中的工作;

卫生委员负责本组的卫生维护、监督;

纪律委员负责本组的自主学习的纪律维护、监督;

活动委员负责本组的班会等活动的组织,班级活动的评价。

学习委员负责本组的自主学习内容的指导,分工。

三、考核机制

1.完成承包的问题,根据老师的评价,加上题目相应的分数;纠错补充正确,老师宣布加分的;

因课堂学习表现好被老师表扬可加上老师宣布的分数。

2.在各类检测或竞赛中,获班级前三名的学习小组或个人分别奖励321分,获校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奖励532分,市级以上获奖的加倍奖励。

3.每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考核:

①三总成绩位列班级前10名、20名、30名,分别奖励642分;倒数10名、20名、30名分别扣321分;

②语数英各科第一名、二、三名和四、五名各奖励4分、3分和2分,其它各科第一名、二三名和四五名各奖励3分、2分和1分;各科后五名,各扣1分;

③三总成绩进步幅度分别在30名以上、20名以上、10名以上、1名以上者,分别奖励6421分,退步幅度分别在30名以上、20名以上、10名以上、1名以上者分别扣4321分。

4.平时学习中有下列情况均须扣相关同学考核分12分:

①作业严重拖拉,或抄袭作被老师批评的;

②因未及时预习、复习,平时检测成绩极差,被老师批评的;

③因课堂上违纪,被老师批评的。

四、评优方法

1.平时考核:每周评选出团队之星5个,优秀学生10名,进行表彰;

2.学期考核:每半学期,全班评选优秀学习12组,良好学习小组2~3组:学校(及以上)评优从本小组产生,班级进行奖励。还要评选出优秀学生若干名,分别授予下列光荣称号:

1)团队之星:带领本组同学努力学习、遵守纪律,对本组的优良组风形成有巨大影响的同学;

2)学习之星:自身学习认真刻苦,指导本组同学学习,学习上积极帮助其他人的同学;

3)进步之星:在学习、遵纪、活动参与等有重大进步的同学;

4)文明之星:积极维护本组形象,文明举止得体的同学;

    被评为星级的同学学期操行等级为优秀,并推荐为学校及以上级别的评优候选人。

 

 

Copyright © 郑州七中 校址:郑州市金水路25号(初中部) 联系电话:0371-86091766 E-mail:zz7z@163.com
              郑州市三全路中段(高中部) 联系电话:0371-65828916 E-mail:zz7zgz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