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返回七中首页·
首页 > 高中部 > 教学科研 > 优秀教学资源 > 郑州七中高中数学组2010—2011学年下学期教育教研情况

郑州七中高中数学组2010—2011学年下学期教育教研情况

作者:超级管理员 发表于:2011-07-09
郑州七中高中数学组
2010—2011学年下学期教育教研情况
数学组 张春芳
本人任教研组长已两年有余,每学期开学都要到市教研室参加一学期一次的数学教研会,每次在会上教研员都会提到细化解读新课标,甚至还以一节课为例现场给各校的教研组长解读,而且从会上反馈的信息来看,初中较高中开展的较好。而且,市教育局和学校还多次请有关专家给我们老师做相关培训,通过种种情况反馈的信息,细化解读课标是一个大趋势,因此,这学期伊始,我就请何小龙主任(何小龙老师在上海华东师大培训了为期一个星期的如何解读细化新课标,他在这方面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给我们全组30多位老师进行了相关培训。培训后,每位老师都对解读过程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因为课例来自我们高中数学的一节常见课,感觉很近,觉得解读课标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而且通过此次培训大多数老师在教案的书写上也有了很大改观,把以往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都改成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目标的续写较以前也更清晰,操控性较强,这也与郑州市关于道德课堂建设(十大行动策略)的活动相符。这学期学校把这个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先后有吉校长、赵丽萍主任、何小龙主任三位专家,就个人解读的案例与全校老师共享,并发了纸质的案例。我们组的每位老师在前面的基础上,在结合具体的案例,每个人都认真的解读了一份具体的案例。我们数学组的王远老师作为我们组的代表在理科教研活动中发言,反响较好。下面,我想就课标解读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现在的教学目标是三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这次展示,我发现每位老师的学习目标都没有把它们三者机械的割裂开,而是很好的把它们有机的融汇到目标中,这一点做的很好。因为大部分的课都不可能在一节课中把人生观、价值观及某某能力立刻实现或达到。
2、解读课标后,这一节的学习目标是确立了,下一步的关键就是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一定要把学习目标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教学中,并通过评价,来确信这节课确实达成了目标。即一定要让你的学习目标落实,切忌虚化、泛化。
3.课标的解读和教材结合:课标与教材相比,课标是冰冷的条文,教材是生动的具体,教材是课标的具体体现,只有把课标的解读与教材的研究结合起来,冰冷的条文才能化为生动的具体。并且尽可能多的占有不同版本的教材,通过不同版本的课标教材的比较学习我们发现,教材与教材之间有些地方的差异相当大,这对我们深化理解课标大有益处。大纲时代,一纲一本,课标时代,一纲多本,这也促使我们在教材中不必迷信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度的增添和删减不是大逆不道的,在三角函数定义中仍沿用传统定义,或者把传统定义作为重点单位圆定义作为辅助都未尝不可,尽管某些教师非常欣赏自己的单位圆定义,但用起来实在不方便,只能是一家之言。在古典概型的教学中明确提出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不仅不是负担,只会带来方便,举口之劳,方便多多,何乐而不为,不要怕别人批评你意识超前,教学永远需要探索和实验,永远存在机遇和风险,想权威学习,但不必迷信权威。
4.课标的解读需要落实到高考上:我们的学生最终还是要参加高考的,新课标无论再新,它绕不过高考,它的内容要求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的高度和难度都要通过高考体现出来,新课标推行已经三年了,新课标的高考试题给我们理解把握新课标提供了最好的范例。高考结束,高考试题很快就在网上发布了,我们不满足于电子之本,总是在七月份第一时间做到人手一册高考试题汇编,如饥似渴地研究高考命题的新动向。特别是新课标高考试题对高考的具体诠释。
 
 
对新课标的细化解读和学习目标叙写的认识
物理组 尹国忠
本学期在学校的安排下,物理组全体老师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分别进行了细化解读新课标和学习目标叙写的活动,并在大教研活动时集中展示和评价。        
结合全组老师互听评课活动,大家一致认为,新课标的细化解读和学习目标的叙写,实际上就是构建了一节课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框架。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能很好地定位一节课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扩展或剖析行为动词,便于准确定位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层次,并且为行为表现程度提供依据和把握度的支撑;而行为条件的确定则明确了为实现学习目标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
总之,细化解读新课标和叙写学习目标,增强了教育教学的指向性和目的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益,有利于提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科能力,应当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积极实践之。
 
 
 
 
 
高效道德课堂建设的认识
化学组 董灵涛
     一年多来,通过学习郑州市教育局的道德课堂理念,我反思自身的课堂教学,觉得受益匪浅。在道德课堂里的“道德”则是两层意思,即“道”是规律、教育教学规律,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一定要符合教育规律,否则,我们的教学注定是要失败的。德是我们的最高境界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觉得要想打造高效的道德课堂,教师要具备以下几条:
一、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
       教师是倍受人们尊崇的,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教师有极好的人品。所以教师有“教给学生怎样做人”的重大责任。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在影响着他的学生。师德不但可以感染学生,也能为教师树立起自己的教学形象,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严于律己,公平,公正,言行一致,坚持原则,有错就改,心胸豁达,庄重热情,同时还要有一颗爱心。要“严”字把关,“爱”字当头,这样,他才能赢得学生。可以说,教师的爱心能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爱学生就要公平地对待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学生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的伙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二、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
       当今社会,当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改变的同时,教师所面临的一些老问题变成了新问题,而更多的新问题则层出不穷。面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变革,面对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要能抵制诱惑,守得住寂寞,要有一颗冷静平常心。要有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和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
三、转变观念,打造高效道德课堂
  新的世纪,新的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转变理念,迎接挑战。这就给培养人才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要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进一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方面转变。
       此外,教师也要做到两个转变,一是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二是由技能型向艺术型的转变。在"和谐、互动、探索、创新"的基本教学模式中不断钻研摸索,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的学生要学会学习,学生和教师应教学相长,教师在学会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学习,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地给自己增添燃料并储备能量,使自己不断完善,必须形成终身教育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自信地面对学生。一堂课究竟该怎么上?高效道德课堂理念告诉我们: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将比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方法可以使学生受用终身,也可以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超过教师。教师要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这也是最大的高效课堂道德。
那么,如何建设高效道德课堂呢?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中,教师要避免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目的的,必须符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七是高度重视课例研讨,通过课例研讨,落实道德课堂建设,提高课堂效率。我校教务处建立了三个层次的公开课:一是青年教师汇报课;二是青年教师达标课。三是骨干教师示范课;通过公开课的形式,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设计教学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和评价教学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在吉校长和马校长领带下实行的推门观课制度,通过随机观课,切实把脉了课堂,发现和解决了我校教师的许多问题,为我校高效道德课堂建设的强力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课题 大学问
                             -------谈关于课堂诊断的实践和认识
                        政治组 马新力
根据学校的要求,每个教职员工都要参与教育科研,我们高二政治组立项课题为《哲学作业及测试诊断》,通过近一个学期的研究与实践,感觉到很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大致总结如下:
一、所取得的经验:
1.提高了理论认识水平。可以说,原来对于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科研,认识不是很到位,自己在过去的几年里也做过几次教育科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那时没有更多的理论作指导,或者说没有与自己实际相符合的理论作指导。这次,全校上下都开始重视,也开始系统地进行科研理论培训,专家讲座,感觉到形势所迫,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一下理论。所以从本次课题的立项开始,自己和全组同事一起都比较重视学习理论。主要学习了《如何开展学校的教学诊断》,《中学教师如何做研究---刘良华访谈录》,学校的每一期《教研通讯》,《郑州市重点课题研究》等,还学习了李镇西,魏书生,周国平等人的文章。通过这次方面的理论学习,感觉到自己在理论方面的认识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正是学校的这次课题研究提供了机会,也逼出了机会。
2.课题的过程充满了困难和欢乐。对于这次的课题立项,虽不像市里立项那么正规,但真要把这事做好,还是需要不断努力,于是我们从立项开始,多次研讨,最终确定了从学生的作业开始,一方面,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方面存在不足和漏洞的一个重要途径。立项容易,真要一步一步地开始实施,还要需要进行周密的计划,并随时反馈实施过程的出现的新情况。于是,我们备课组进行合理分工,把不同的实验样品进行对比,对作业的原始资料进行拍照,把不同班级的学生作业情况进行对比,把同一个学生的不同时期的情况进行对比,与我们最初的发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思路进行对比,找到差距。可以说,一步步走过来,思路清晰了,收获增加了。
    3.明确做研究的初步思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实验和研究,我们初步认识到做教育科研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这个过程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做科研就应学会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用心去观察。二是要分析问题,分析问题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是需要和同伴之间不断地进行交流。三是初步找到解决问题方法并开始实施。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找到了对策,这只是理论层面,到底这些措施可行不可行,有效性有多大,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行。四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校正。可以这个校正的过程,也是科研的重要一环,也中资料和经验积累的关键部分,所以需要不断把第一手的资料留下来,把自己思考的内容,实验的内容一点一点积累下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接近我们的目标。
   二、需要改进的地方:
   1.需要坚持地进行思考,有时在科研和实验中遇到了问题,没有时间深入思考,或许是没有养成勤于思考,或许是太懒,总想把遇到的问题往后推,或推给别人,到最后的结果还是没有解决,所以坚持不懈地发现问题,养成不断思考的习惯是使自己的课题不断深入的关键一环,我们在这方面做的还是不够。
   2.及时动手记录试验数据和实验结果的习惯。对于科研来说,结果固然重要,但没有过程的积累,也就没有什么结果。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每次作业批改的情况,选取对象的发展情况记录不及时,反馈和校正的环节做的不是很完善,这也是很不到位的方面。
   3.与其他课题组交流不够。既然进行课题研究,不同课题组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以少,可本组在这方面做不是很好,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是我们认识不到位。
     总之,从开展全校性的科研开展过程,我们认识到要想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特别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看,一个小小的立项,推动我们对于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对于教学规律的探索,可以说,一项小课题,里面大学问。
 
历史组工作总结
历史组 张玉珍
时间如白驹过隙,倏忽而已,一学年又结束了,回过头来想想,历史组还是较为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取得了一些成绩。
经过协作区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初赛、市级预赛、全市优质课决赛三个阶段,贾艳玲老师和赵璐璐老师获得了郑州市历史学科优质课一等奖
高三年级在郑州市一检、二检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本上线人数名列前茅
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下面我谈谈我组开展课堂观察活动的一些情况。
我组的课堂观察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利用平时随堂听课的时间进行课堂观察,二是利用学校组织的活动进行集体的观察。
一、平时的课堂观察活动,我想就高三的情况谈一下。高三一年的相当长时间内,三个成员之间都处于一种相互听课的状态。当然,听课的要求不同。针对我自己的情况,因为我是半道接的班,刚开始时,我就要求她们在听我的课时,密切关注学生状态,学生记笔记能否跟上,学生有没有不适应,听到后来有没有懈怠等等;到后来,我就让她们重点关注我那些可以不讲的我又讲了,因为我老是对学生不放心,上课管不住自己的嘴。当然,同时也要关注一些重难点的处理。而我在听她们课的时候,主要就是关注一些知识点的处理是否到位等等。每一节课在听完之后,回到办公室就及时交流,及时改进,共同提高。
二、利用学校组织的活动集体观察。在学校组织的教学新秀评选活动中,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对几位年轻老师的课进行了集体的观察。第一阶段是课前会议。在每位老师上课前,每个备课组进行课前会议,发挥集体智慧,对上课老师的课进行精心的指点。 第二阶段是观察阶段。要求观察者将自己所观察任务的相关信息尽可能具体地进行采集。  第三阶段是反思阶段。首先是进行个别反思,包括被观察者和观察者的个别反思;第二是进行集体反思,根据被观察者和观察者的独立反思,开展交流与反馈,在一些问题上达成共识。
通过课堂观察活动。教师主动参与教研的积极性明显增强。课堂观察所关注的问题通常都是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落实,提问、回答、理答,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活动的效度,等等,所以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大大提高。由于课堂观察的起点和终点均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所以这个活动的开展与教师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教研活动的参与性大大提高了
谈谈我的认识:课堂观察是一种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观察,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除了用眼睛、心智之外,还要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讲求一定的方法,以提升洞察课堂的深度和广度。从理论的层面看,课堂情境具有变化迅速、同时性、即时性、脉络性等特点,课堂观察技术是适合于研究课堂情境的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从实践的层面看,掌握课堂观察技术,有利于发展教师自主性的专业判断力,促进专业发展;有利于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成对或成组地协作,成为一个有活力的团队,促进学校发展;并能为教育决策与教育评价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
 
 
 
课标解读与目标叙写的几点体会
地理组 尹战力
在本学年初的全市地理学科教研工作会议上,教研室提出了“细化解读课程标准由理论走向实践”,即要在课堂中体现老师对课标的解读和理解。并且确定了地理学科的三个课堂观察点:课标的解读,白板的使用,清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此,我们地理组也积极的开展了课标解读和目标叙写的实践探索。
对于“课标解读和目标叙写”的实践探索,我们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自己的教学实践,二是通过学校的层级攀升赛课活动,和学校课堂观察活动。通过近一年的实践探索,和本期各学科“课标解读和目标叙写”的交流,我有了一些成熟的方法和真切的体会。
1、当我们掌握了课标解读的技术措施后,课标解读和目标叙写并不难,难的是每一节都要进行。为此,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对每一节课标解读和目标叙写进行了分工。这样就减轻了个人的压力,同时还可以实现“课标解读”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我们对课标的解读和叙写包括以下内容:课程标准、标准分解、学习目标、活动设计、评价样题。这项工作我们将在下学期9月初全部完成,完成后,一定时间内可以大大减轻我们教学中的备课量,很好的指导我们的教学。
2、课标解读要与考纲结合。我们说的狭隘一点,解读课标一定意义是为了考试,因此学习目标的设置应该与考纲结合,这样我们的课标解读才有现实意义,更有着对性。
3、课标解读要与高考的四种能力相结合。所谓四种能力就是: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迁移知识的能力;阐述阐释的能力;论证和探讨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解读和叙写实现夯实双基和突出能力,解读和叙写才有落脚点。
4、课标解读要注意学习时段,要注意与时俱进。例如,同一节课,高一与高三的解读和叙写应有所差别,所呈现的学习目标应该不同。高一、高二要紧跟学业水平测试,高三要注意上挂下联,紧跟高考。
5、课标的解读和目标,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高中的地理教学要注意衔接、层次和要求的递进。高一教学要立足课本,抓住地理基本规律、基本图形、基本概念,以及教材中涉及的重点地理问题。高二教学除了高一提到的内容外,要大信息量、要多背、多记忆,做好高三冲刺的知识储备,提高地理基本功和地理素养。高三教学,要围绕高考,突出能力培养。
6、课标给了我们一个开放的空间,但这个空间绝不是天马行空。所以,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教学方法不管是传统的,还是新潮的,一定要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可以复制的方法,可以呈现给大家、供大家学习的方法,不可想当然,凭感觉。
 
教学改革促成长
体艺组 庞冬青
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我们打造了一个团结、协作具有良好素养的教师团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为学校创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增添了亮丽的风景。
我从以下几方面简单向大家汇报一下:
一、教师成长
1、通过读书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轻装前进。结合学校的读书活动,我们体育组,分年级备课组自学和大教研组讨论集体学习两种形式,学习《教学诊断》、《有效课堂》等书籍,丰富自己的课改理论,指导体育组课改行动。通过学习,我们提高了听评课的能力,能够更加专业化地从对一节课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诊断,并在诊断活动中,更加侧重从学生的角度来评价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
2、做强常规教研,做实课题研究,打造道德课堂
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在教研活动中,我们通过课堂观察,进行课堂诊断,大家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看法,锻炼了自己,也帮助了别人,我们通过调查、反馈学生的信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实际出发,更好地把握教材,以足球选项班为例,调查时很多学生认为上足球课人多、球少,大场太累等,在授课时,我们不仅增加器材,老师将五人制足球介绍给大家,使学生的兴趣大大增强,为完成教学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坚持教学、科研相结合,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课题是方向,研究是根本,活动是生命”的工作思路,促进教师达成教学、教研、科研一体化,并把科研意识和先进理念转化为操作行为。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体育组新老教师组织了严肃认真的拜师活动,结成了一帮一的师徒小组,制定了师徒活动的细节,要求师徒之间必须做到,从教学设计到上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相互探讨,如:语言的艺术性、口令的喊法、示范的位置和方向、队伍的调动和调整、男女生同一教材不同的教法、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要求等等方面,我们都要互相交流探讨。
二、学生的发展
1、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了
在几年的课改实践中,我们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整体的分项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对我们的分项教学方案进行微调。我们发现,体育教学产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自主性增强了,也快乐了,课堂气氛更活跃了。
2、学生的体质增强了,素质提高了
通过这几年学校的课改实践,我们不定期对全体学生或者部分学生进行体能测试,然后进行成绩对比,发现学生的体能有较大提高,我校近几年的毕业班测试一次性合格率都在98%以上。
3、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提高了
除上课外我们还注重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培养。选项班绝大部分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而定的,在学习中除专项技能外,我们在课堂上对各专项的场地、规则及组织比赛的方法加以介绍,明确学习的目的,例如:羽毛球选项班学习发后场高远球,告诉学生它的作用,对方回球很可能不到位,这样就有了制胜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结合我校的社团活动,各个选项班同学在组织比赛时,都起到了骨干作用,使他们能够大显身手。在我校社团组织的各项比赛中,辅导老师只起一个指导作用,从比赛的安排到裁判全由各社团社长负责,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这就为学生以后走入社会,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校园文化 
1、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结合“阳光体育”活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建立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的理念。
2、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与阳光体育同行,健康快乐与我同在”的理念,在校长的带领下,我校连续5年组织了部分师生参加郑开国际马拉松赛,提高了大家的参与意识。
3、打造精品课间操
课间长跑是学生每天必须参加的一项体育活动,是“阳光体育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反映我校师生精神面貌的体现形式之一。本学期3月我们在其它部门的协作下开始着手打造精品课间操工程,目前已初见成效,我们要形成具有七中特色的精品课间操,让其成为七中展示的亮点之一。
 
 

 

Copyright © 郑州七中 校址:郑州市金水路25号(初中部) 联系电话:0371-86091766 E-mail:zz7z@163.com
              郑州市三全路中段(高中部) 联系电话:0371-65828916 E-mail:zz7zgz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