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
修身自省,无所畏惧||曾国藩教子十法--省字法
作者:郑州7中 发表于:2023-09-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为了更好的发挥传统经典作品对于今人的效用,践行“博雅教育”理念,高一年级常态化开展师生家长共学“曾国藩教子十法”活动。
《曾国藩家书》不仅是一部记录平淡家常的书信集,而且是一部蕴含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人生智慧树。通过这次活动,切实从中领会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营造浓厚的学校读书氛围,滋养家庭教育的根脉,构建家校共育新平台。
共同学习




学生与家长共看视频
学生作品

高一3班 胡海涵作品

高一3班 耿硕阳作品

高一4班 边修典书法

高一4班 王语涵书法
读后感
《曾国藩“十字”家训之“省”》学习感悟
高一(2)班许恩瑞妈妈
“挽狂澜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追随树人的脚步,我有幸走近一代名臣曾国藩。学习曾国藩“十字”家训的过程中,帮我重新解读“家风”和“学风”,让我再次领略“引领”的魅力,无论是学校的高站位引领,还是老师的思想引领。同时,也让我陷入深思,身为家长我应该向学校看齐,但我能带给孩子什么样的引领呢?
曾国藩资质不高,连考七次才以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考上秀才。“儒缓”,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这样评价他的老师;左宗棠评价他“才短”;是什么让这样一个身体不好,才情不高的人做出来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呢?前提应该就是“省”。
曾国藩的“省”有三个境界:自省—立志—修身。
自省,“吾日三省吾身”。这让我想到一个很时髦的词—“元认知”,就是你对自己认知的认知,通俗来说就是你知道自己懂多少,不懂的有多少,这个很难,这个就需要“省”。身为家长,我应该给孩子做好表率,每天临睡之前,给自己一个反思的时间,回想一下自己今天做了什么事情,哪些事情做的好,好在哪里?哪些事情做的不好,下次如何改进?这就是努力,就是成长。孩子呢?每天睡前闭眼回顾一下课堂所学,会的温习一遍,不会的第二天学习一遍,问题会越来越少,学业则会日益精进。
立志,曾国藩在家书中这样写道:“欲求变化之法,须先立坚卓之志。”“坚”即坚毅不可更改的意思;“卓”卓越伟大的意思。曾国藩教导家人,人要早立志立大志,才能有一番大作为。回想身边很多父母教导子女,如果不好好学习,长大就找不到好工作,就不会有好的生活……把孩子的人生降低到温饱层面,这对于一个从出生就衣食无忧的孩子来说,人生又有什么值得奋斗的?孩子何来奋斗的动力?而大志向,一定是关系国家大义的,这才是家长应该给孩子的“引领”。
修身,大志向的实现需要先修身,也就是要对自己够狠。曾国藩对自己的“狠”让人叹为观止!他的一生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每天都坚持看书和写作,他用毛笔生生写下了大概2000多万字,平均下来一年差不多60多万字,没有“狠”下心来,是不可能做到的。身为家长的我,如何修身?先从阅读开始,在家里营造出浓浓书香的氛围,是给孩子的又一次“引领”。
感谢树人,感谢老师, 带我走近“十字”家训,点燃我努力的热情,教会我努力的方法,和孩子一起自省、立志、修身,学会勤奋,为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而努力!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拼搏!